李 彤,秦江龙,张 璇,代 飞
(云南大学软件学院,云南 昆明 650091)
【摘要】 针对传统软件工程教育模式在办学机制、教学方法、师资建设、课程设置、评价体系等方面存在的不足,本文借鉴和吸收先进的CDIO工程教育理念和标准,结合我国国情和软件工程人才培养的要求,提出SE-CDIO工程教育模式。对SE-CDIO模式下的实验教学,从实验教学体系、实验教材、实验队伍、实验教学方法与手段、实验考核方式、实验教学效果与成果等方面进行了探索与实践。实践表明,SE-CDIO工程教育模式符合中国的具体国情和软件工程人才培养的特点,有效解决了教育与产业脱节、理论与实践脱节等一系列问题。
【关键词】软件工程;CDIO;SE-CDIO;实验教学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5065(2013)05-0015-07
0 引言
软件工程是研究和应用如何以系统性的、规范化的、可定量的过程化方法去开发和维护软件,以及如何把经过时间考验的正确的管理技术和当前能够得到的最好的技术方法结合起来的学科。但随着计算机技术的不断发展,特别是软件技术的迅速发展,现有的软件工程教育模式自身的不足开始逐步显现出来:在办学机制上,基本以学校为中心,缺乏与产业和社会的沟通和互动;在教学方法上,以教师为中心,以课堂讲授为主,以理论考试成绩评价学生学习情况;在师资建设方面,片面强调高学历、高学位,缺乏对教师产业背景和工程实践经验的要求;在课程设置上,以学科为导向,强调知识的完备性和系统性;在评价体系上,注重学生的理论学习和考试成绩,缺乏对实践能力的考核。
CDIO工程教育模式是近年来国际工程教育改革的最新成果,是由MIT、瑞典皇家工学院等四所大学自2000年起,经过四年的探索研究后创立的先进工程教育理念[1]。CDIO代表构思(Conceive)、设计(Design)、实现(Implement)、运作(Operate),它以产品从研发到运行的生命周期为载体,让学生主动地、实践地、课程之间有机联系地进行学习。在国内,汕头大学工学院在5个本科专业中实施了CDIO工程教育模式[2],清华大学在“数据结构”和“数据库原理”两门课程中采用了CDIO教学方法,都取得了突出的效果[3]。
鉴于传统的软件工程教育模式以学科知识为中心,在创新能力、实践动手能力、团队协作能力的培养方面存在薄弱环节,原有人才培养模式已不能满足软件产业发展的要求,以当前软件产业发展方向和软件行业人才需求为导向,借鉴和吸收先进的CDIO工程教育理念和标准,结合我国国情和软件工程人才培养的要求,提出SE-CDIO(SE是软件工程的英文缩写)工程教育模式。
实践教育是创新人才培养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在SE-CDIO模式下,实验教学作为实践教育的主要组成部分之一,对于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计算机实验教学是计算机课程教学的重要环节,通过计算机实验教学和学生上机实践操作,可以使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计算机的知识,让学生熟练地操作计算机和使用计算机解决实际问题。
本文在分析传统软件工程教育模式自身不足的基础上,融入CDIO的理念,提出SE-CDIO工程教育模式,并对SE-CDIO模式下的实验教学进行了全方位的探索,提出了自己的措施和解决方案。
1 SE-CDIO工程教育模式
1.1 SE-CDIO理念
SE-CDIO人才教育模式是把CDIO的普遍原理结合中国的具体国情和软件工程人才培养的特点,与软件生命周期紧密结合,所提出来的全新的软件工程教育模式。它以软件生命周期为载体,集构思(理论)、设计(技术)、实现(落实)和运作(推广应用)于一身,让学生主动地、实践地、各阶段有机联系地学习,经历从理论到技术、从技术到生产、从生产到应用的全过程,试图解决传统教学重视理论和技术、轻视落实、忽视推广应用,或者片面强调落实、轻视理论基础、依然忽视推广应用等问题,为卓越工程师的培养开创了一条科学发展的新途径。
1.2 培养目标
SE-CDIO人才教育模式的培养目标是国际化、高层次、实用型,具备较强工程、技术创新能力的新型软件人才,即要求毕业生应该具有合理的知识结构、扎实的专业基础、娴熟的英语沟通技能,较强的设计和开发能力、工程组织管理与实施能力、国际竞争能力。
1.3 教学改革
在SE-CDIO教育理念指导下,结合云南大学软件学院的实际情况,开展SE-CDIO课程体系的建设和改革。
(1)将单门课程、课程群、专业实践和实训、毕业设计和全局性人才培养环节的教学过程划分为C、D、I、O四个阶段。每个阶段的要求如下。
构思阶段(C):运用软件工程原理,构思要研发的项目。教师提供给学生多个实际教学案例,学生进行分析、思考和讨论。然后确定一个研发项目,进行可行性研究和需求分析。按照国家标准(以下简称国标)《GB/T 8567-2006 计算机软件文档编制规范》的要求完成《可行性研究报告》和《软件需求规格说明》。
设计阶段(D):运用软件工程方法,完成软件系统的设计,从而进一步加深对软件工程原理、方法和技术的再认识。按照国标完成《软件设计说明》。
实现阶段(I):在计算机上完全实现软件系统,培养学生的实干精神、工程能力和团队精神。按照国标完成《软件测试报告》、《软件产品规格说明》及全部源代码。
运作阶段(O):建立应用、营销和服务渠道,将系统投入实际应用或模拟应用,培养学生的市场能力和实际工作能力。完成《软件产品运作总结》。
(2)以CDIO能力培养大纲为目标,以项目的构思、设计、开发、运行为主线,以CDIO工程教育模式为指导,按课程的规模和范围,实施了3个层次的课程教学改革:1级为单门课程或课程群SE-CDIO教学改革,2级为专业实践和实训SE-CDIO教学改革,3级为综合性改革或毕业设计SE-CDIO教学改革。SE-CDIO 3级教学改革如图1
所示。
图1 SE-CDIO 3级教学改革模式
1级面向专业基础课和专业课的单门课程或课程群。要求学生在掌握基本理论和知识的同时,能够综合运用课程中获得的基本原理和专业知识,完成一个微型项目的SE-CDIO(构思、设计、实现和模拟应用)的全过程。
2级面向单一性实践类课程。该类课程不进行课堂教学,而是在教师指导下进行实训和开发实践,包括4门:综合技能实践、软件实训(1)、软件实训(2)、创新设计。我校精心设计了数百个小型实践项目,由学生组成课题小组。每个小组由四位以上学生组成,通过协作和分工,完成教师给出的项目。项目全过程分为SE-CDIO四个阶段。
3级面向毕业设计和综合性教学改革。毕业设计项目要求是软件企业实际的应用项目。学生综合运用大学4年所学到的基本原理、专业知识和专业技能,进行毕业设计项目的构思、设计、开发和运行过程。由于是实际项目,整个SE-CDIO过程和产学研一体化得到了充分的体现。3级也面向全院综合性教学改革和学生工作,极大地延伸了SE-CDIO项目的范畴。
2 SE-CDIO模式下的实验教学体系
SE-CDIO模式注重对学生自主学习、实践能力、创新能力、探索精神的培养,在SE-CDIO模式下,实验教学被提到了一个全新的高度。按照工程型人才培养需要,设计了课程实验、综合实践(创新实验)、工程实训等组成的实验教学体系,并进行了多年的实践检验。图2是SE-CDIO模式下的实验教学体系。
2.1 课程实验
课程实验由基础课实验、专业基础课实验、专业课实验、专业方向实验4个层次构成。根据软件学院的4个专业是相近专业、教学计划拉通2年的特点,所有学生都必修基础课实验和专业基础课实验;专业课实验面向4个专业单独开出。在4个层次的实验课程中,84%的课程都含有验证性、综合性、设计性实验项目。所有实验项目及考核方法都在实验教学大纲中予以规定,并分为必做项目和可选项目。基础课实验、专业基础课实验主要在一、二年级完成,专业课实验、选修课实验在二、三、四年级开出。
2.2 综合实践(创新实验)
综合实践(创新实验)由综合技能实践(1)、综合技能实践(2)、专业实训(1)、专业实训 (2)、创新设计5个层次构成。其中,综合技能实践(1)和综合技能实践(2)包含硬件技能、系统软件技能、常用应用软件技能训练和软硬件系统环境搭建;专业实训(1)和专业实训(2)完成一个完整项目,并撰写系统开发文档;创新设计完成一个与所修专业密切相关的项目的需求分析、系统设计、系统实现、系统测试全过程的训练,并在此基础上进行创新开发,撰写完整的项目文档。综合技能实践(1)由9个模块构成,其中6个必做;综合技能实践(2)由6个模块系统设计与实现,其中3个必做,必做可选3个;专业实训 (1)和专业实训(2)是在教师指导下,学生查找资料、消化吸收之后提出要完成的开发项目;创新设计是由学生参与教师的科研或工程项目,或学生自选具有一定应用价值的开发项目。综合实践(创新实验)是所有专业学生的必修环节,单列学分。其中,综合技能实践(1)安排在第二学期完成,综合技能实践(2)安排在第三学期完成,专业实训(1)和专业实训(2)在第四、五两个学期完成,创新设计在第六学期完成。
2.3 工程实习
工程实习1.5个学期,即第7学期下半学期和第八学期。工程实习安排在校内、校外实习基地进行,其中约2/3的学生在校外实习基地实习,参与实习基地所在单位的工程项目实施、软硬件研发等工作,并在校内外导师指导下完成毕业论文(毕业设计)。
3 实验教材建设
在新的实验教学体系下,云南大学软件学院采取选用正规出版实验教材和自编实验讲义相集合,条件成熟时编写实验教材。目前,选用正规出版实验教材13种,自编实验讲义46种;编写实验教材2种。
自编实验讲义的清单如表1所示。
编写实验教材《网络技术实训教程》和《软件工程概论》。
4 实验队伍建设
建立一支教学与学术水平高,敬业和创新精神强,结构合理、团队精神突出的高素质实验教学队伍是SE-CDIO的关键。 软件学院采取选留毕业生与引进高职人员的方法建设专职实验队伍。同时,全部理论课教师都参与或承担实验教学,从而形成了一支专兼职结合的实验教师队伍。为了以上目标的实现,实行了以下政策措施。
重点选留和引进博士,每年选留和引进2~3人,充实理论和实验教学队伍。
进一步完善中青年教师培训制度,每年派出3~5名优秀中青年教师到国内外著名大学进修和学术访问、10人次以上教师到IBM等公司接受短期培训。其中,专职实验教师每年外出培训、考察不少于1次。
发挥老教师的传、帮、带作用,促进青年教师迅速成长;鼓励、支持青年教师在职攻读博士学位,在给予6名专职实验教师攻读硕士学位和多名兼职实验教师攻读博士学位的学费补贴基础上,继续对专兼职教师在职攻读学位给予学费补贴。
按照校企合作、国际合作的思路,聘请国内外合作企业的专家为教师上课、举办讲座,开阔教师视野、提高教师能力。
完善高水平教师积极投入实验教学研究和实验教学的机制,把参加实验室工作作为对授课教师的基本要求列入考核内容中,引导授课教师进入实验室进行科学研究和实验研究。
教学工作量(含酬金)核定向实验课程倾斜,并按实验分组而不按人数进行核定,鼓励带小班实验,以使学生得到切实的指导。
加强实验教学研究,每学期组织4次左右的专兼职教师在一起进行的实验教研活动,进行业务交流,互相学习、取长补短、提高实验教学
水平。
5 实验教学方法与手段
在新的实验教学体系下,实验教学的方法与手段也同步进行更新和升级。
采用项目制管理、团队合作开发的方式进行创新实验(综合实践),有效地激励学生进行自主式、合作式、研究式的学习。
现代教育技术广泛应用在实验教学中。其中,实验教学网站、银杏论坛、FTP服务器已经成为实验安排、实验内容布置、实验报告递交、实验成绩公布、师生实验交流的主要渠道之一;每个实验室均配备多媒体授课设施,提供实验前讲授实验要求、实验内容、实验方法的多媒体手段。
部分单独开设的实验课程采用学院开发的“软件学院实验教学网”系统, 该系统可以完成日常实验教学管理工作,同时具有编程实验的在线评测和反抄袭检测功能,实现了学生实验过程的网络化管理,减轻了教师的批改工作量,在实验教学中具有较好的应用效果。
在电路及电路相关实验、计算机硬件实验中,引入EDA实验方法、虚拟仪器等手段,改变了传统的硬件类实验对器件、设备的强烈依赖,并提高了实验的成功率,降低了实验成本。
以“开放与创新实验室建设与管理研究”教改项目为契机,从学校各部门淘汰的计算机设备中挑选可用部件,在只增加少量全新部件的情况下建立了开放与创新实验室。通过这种“自制”方式,提供了50台(套)可由学生自由拆卸、自由组合、自由装机的综合技能实验环境。
在实验教师的带领和指导下,组织学生开发了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实验室开放预约管理系统”,为学生自主安排实验、自主选择内容、实现实验室开放管理提供了技术支撑。
实验课程中的许多实验项目直接来源于教师的科研实践项目。例如,《数据结构实验》、《软件工程》和《综合技能实践2》的实验项目来源于教师所主持的教育部“基于CDIO的国际化、工程化软件人才培养创新实验区”国家级项目,结合当前新的计算机技术和技能的发展,遵循CDIO框架体系,以CDIO原则为指导设计和开展实验项目,实验项目编写实验教材《网络技术实训教程》和《软件工程概论》。
4 实验队伍建设
建立一支教学与学术水平高,敬业和创新精神强,结构合理、团队精神突出的高素质实验教学队伍是SE-CDIO的关键。 软件学院采取选留毕业生与引进高职人员的方法建设专职实验队伍。同时,全部理论课教师都参与或承担实验教学,从而形成了一支专兼职结合的实验教师队伍。为了以上目标的实现,实行了以下政策措施。
重点选留和引进博士,每年选留和引进2~3人,充实理论和实验教学队伍。
进一步完善中青年教师培训制度,每年派出3~5名优秀中青年教师到国内外著名大学进修和学术访问、10人次以上教师到IBM等公司接受短期培训。其中,专职实验教师每年外出培训、考察不少于1次。
发挥老教师的传、帮、带作用,促进青年教师迅速成长;鼓励、支持青年教师在职攻读博士学位,在给予6名专职实验教师攻读硕士学位和多名兼职实验教师攻读博士学位的学费补贴基础上,继续对专兼职教师在职攻读学位给予学费补贴。
按照校企合作、国际合作的思路,聘请国内外合作企业的专家为教师上课、举办讲座,开阔教师视野、提高教师能力。
完善高水平教师积极投入实验教学研究和实验教学的机制,把参加实验室工作作为对授课教师的基本要求列入考核内容中,引导授课教师进入实验室进行科学研究和实验研究。
教学工作量(含酬金)核定向实验课程倾斜,并按实验分组而不按人数进行核定,鼓励带小班实验,以使学生得到切实的指导。
加强实验教学研究,每学期组织4次左右的专兼职教师在一起进行的实验教研活动,进行业务交流,互相学习、取长补短、提高实验教学水平。
5 实验教学方法与手段
在新的实验教学体系下,实验教学的方法与手段也同步进行更新和升级。
采用项目制管理、团队合作开发的方式进行创新实验(综合实践),有效地激励学生进行自主式、合作式、研究式的学习。
现代教育技术广泛应用在实验教学中。其中,实验教学网站、银杏论坛、FTP服务器已经成为实验安排、实验内容布置、实验报告递交、实验成绩公布、师生实验交流的主要渠道之一;每个实验室均配备多媒体授课设施,提供实验前讲授实验要求、实验内容、实验方法的多媒体手段。
部分单独开设的实验课程采用学院开发的“软件学院实验教学网”系统, 该系统可以完成日常实验教学管理工作,同时具有编程实验的在线评测和反抄袭检测功能,实现了学生实验过程的网络化管理,减轻了教师的批改工作量,在实验教学中具有较好的应用效果。
在电路及电路相关实验、计算机硬件实验中,引入EDA实验方法、虚拟仪器等手段,改变了传统的硬件类实验对器件、设备的强烈依赖,并提高了实验的成功率,降低了实验成本。
以“开放与创新实验室建设与管理研究”教改项目为契机,从学校各部门淘汰的计算机设备中挑选可用部件,在只增加少量全新部件的情况下建立了开放与创新实验室。通过这种“自制”方式,提供了50台(套)可由学生自由拆卸、自由组合、自由装机的综合技能实验环境。
在实验教师的带领和指导下,组织学生开发了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实验室开放预约管理系统”,为学生自主安排实验、自主选择内容、实现实验室开放管理提供了技术支撑。
实验课程中的许多实验项目直接来源于教师的科研实践项目。例如,《数据结构实验》、《软件工程》和《综合技能实践2》的实验项目来源于教师所主持的教育部“基于CDIO的国际化、工程化软件人才培养创新实验区”国家级项目,结合当前新的计算机技术和技能的发展,遵循CDIO框架体系,以CDIO原则为指导设计和开展实验项目,实验项目编写实验教材《网络技术实训教程》和《软件工程概论》。
4 实验队伍建设
建立一支教学与学术水平高,敬业和创新精神强,结构合理、团队精神突出的高素质实验教学队伍是SE-CDIO的关键。 软件学院采取选留毕业生与引进高职人员的方法建设专职实验队伍。同时,全部理论课教师都参与或承担实验教学,从而形成了一支专兼职结合的实验教师队伍。为了以上目标的实现,实行了以下政策措施。
重点选留和引进博士,每年选留和引进2~3人,充实理论和实验教学队伍。
进一步完善中青年教师培训制度,每年派出3~5名优秀中青年教师到国内外著名大学进修和学术访问、10人次以上教师到IBM等公司接受短期培训。其中,专职实验教师每年外出培训、考察不少于1次。
发挥老教师的传、帮、带作用,促进青年教师迅速成长;鼓励、支持青年教师在职攻读博士学位,在给予6名专职实验教师攻读硕士学位和多名兼职实验教师攻读博士学位的学费补贴基础上,继续对专兼职教师在职攻读学位给予学费补贴。
按照校企合作、国际合作的思路,聘请国内外合作企业的专家为教师上课、举办讲座,开阔教师视野、提高教师能力。
完善高水平教师积极投入实验教学研究和实验教学的机制,把参加实验室工作作为对授课教师的基本要求列入考核内容中,引导授课教师进入实验室进行科学研究和实验研究。
教学工作量(含酬金)核定向实验课程倾斜,并按实验分组而不按人数进行核定,鼓励带小班实验,以使学生得到切实的指导。
加强实验教学研究,每学期组织4次左右的专兼职教师在一起进行的实验教研活动,进行业务交流,互相学习、取长补短、提高实验教学水平。
5 实验教学方法与手段
在新的实验教学体系下,实验教学的方法与手段也同步进行更新和升级。
采用项目制管理、团队合作开发的方式进行创新实验(综合实践),有效地激励学生进行自主式、合作式、研究式的学习。
现代教育技术广泛应用在实验教学中。其中,实验教学网站、银杏论坛、FTP服务器已经成为实验安排、实验内容布置、实验报告递交、实验成绩公布、师生实验交流的主要渠道之一;每个实验室均配备多媒体授课设施,提供实验前讲授实验要求、实验内容、实验方法的多媒体手段。
部分单独开设的实验课程采用学院开发的“软件学院实验教学网”系统, 该系统可以完成日常实验教学管理工作,同时具有编程实验的在线评测和反抄袭检测功能,实现了学生实验过程的网络化管理,减轻了教师的批改工作量,在实验教学中具有较好的应用效果。
在电路及电路相关实验、计算机硬件实验中,引入EDA实验方法、虚拟仪器等手段,改变了传统的硬件类实验对器件、设备的强烈依赖,并提高了实验的成功率,降低了实验成本。
以“开放与创新实验室建设与管理研究”教改项目为契机,从学校各部门淘汰的计算机设备中挑选可用部件,在只增加少量全新部件的情况下建立了开放与创新实验室。通过这种“自制”方式,提供了50台(套)可由学生自由拆卸、自由组合、自由装机的综合技能实验环境。
在实验教师的带领和指导下,组织学生开发了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实验室开放预约管理系统”,为学生自主安排实验、自主选择内容、实现实验室开放管理提供了技术支撑。
实验课程中的许多实验项目直接来源于教师的科研实践项目。例如,《数据结构实验》、《软件工程》和《综合技能实践2》的实验项目来源于教师所主持的教育部“基于CDIO的国际化、工程化软件人才培养创新实验区”国家级项目,结合当前新的计算机技术和技能的发展,遵循CDIO框架体系,以CDIO原则为指导设计和开展实验项目,实验项目的开设注重系统的构思、设计、实施和运行,积极培养学生的个人能力、人际能力和对产品、过程和系统的构建能力,使学生在完成所有实验项目后能得到综合性学习经验,逐步在项目设置的实践任务中培养专业兴趣和基本素养。
高年级的实训项目由企业技术专家与学校教师合作,拟定项目内容,组织与指导学生模拟企业环境进行项目开发,使学生了解项目构思、设计、实现、测试的全过程,给学生带来模拟真实的企业研发的环境和流程。项目实训作为课堂训练和企业实习之间的过渡,一方面让学生演练软件项目开发的过程,另一方面为学生真正进入企业实习做好准备。
鼓励教师和实验技术人员不断将最新的研究成果转化为实验内容,不断进行实验内容更新,在实验中反映学科与技术的发展现状,并自行设计了新的实验项目、编写了46种实验讲义。
实验辅导采用小组制,根据课程性质,每个小组的人数为25~50。其中,与硬件相关的实验每组25人左右,与算法相关的实验每组35人左右,语言类实验每组50人左右。
6 实验考核方式
在新的实验教学体系下,实验考核方式也同步进行了更新和升级。云南大学软件学院根据SE-CDIO的特点,在综合考虑了SE-CDIO项目的各个环节、文字表达及文档制作水平、报告质量及口头表达能力等因素的基础上,制定了全面而客观的评分标准对项目进行评价。SE-CDIO项目的打分表如表2所示。
根据表1的打分可以计算出项目的得分,再根据项目得分计算出个人成绩,计算公式为S=T×N×R+δ。公式中,S表示个人SE-CDIO成绩,T表示小组总成绩,N表示小组人数,R表示个人工作量,δ表示教师调控分数,范围为-10~10分。从公式中可以看出,在计算个人SE-CDIO成绩时综合考虑了项目得分、小组人数、个人工作量(即个人在项目小组中的贡献多少,整个项目的工作量为100%)等因素,教师根据文档制作和个人在汇报项目时的个人表现进行分数调控,最终公平而客观地对个人的成绩进行了评价。多年的实践表明,SE-CDIO的考核方式得到了教师和学生的一致认可。
7 实验教学效果与成果
云南大学软件学院在SE-CDIO教育理念指导下,结合自身实际情况,对新的教育模式进行了多年的实践,实验教学取得了丰硕的成果。
软件学院近5年来承担了教学改革项目6项,获得国家级“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质量工程项目,组织开发的云大软件学院“开放实验网络预约管理系统”和“实验教学网”已投入使用,教师的3项教学成果获得省部级以上奖励,并在教育核心期刊《计算机教育》上发表教改论文5篇;1门国家级精品课程;1门教育部-IBM共建精品课程;1门教育部-英特尔精品课程;组织建设院级精品课程19门,其中11门已成为校级精品课程,3门成为省级精品课程;有37门课程的多媒体课件(包括实验)获校级奖励,主编实验教材2部。
通过课程实验、综合实践等各环节的训练,学生动手能力显著提高。学生参加全国计算机等级考试、全国软件水平与资格考试、IBM AIX认证考试、IBM DB2认证考试、IBM WebSphere认证考试、IBM Linux认证考试等考试中,通过率和分数都较高。
学生在参加的与实际动手能力相关的竞赛中屡获殊荣,获得各种奖励139项。
通过综合实践(创新实验)产生了112项软件学院创新基金项目,12项云南省大学生创新实验项目。
本科生发表论文16篇,其中“Physiological System Modeling Applied to an Intelligent Wheel Chair”(软件工程 姚丽婷)、“Microwave-Based Sensor for Detection of a Shortage in Tobacco Box”(软件工程 姚丽婷)、“Extracting Hidden Visual Information from Mammography iImages Using Conjugate Image Enhancement Softwave”(信息安全 阎致文)等在IEEE国际会议上发表。
通过课程实验和创新实验训练,学生在中关村软件园、上海浦东软件园、北京软件出口外包基地、中软国际、中科院高性能计算中心、成都迈普公司、广东软件园、日本五岳技研、日本奥普迪、南天集团、云南电信网信等校外基地实训、实习中,能够直接进入项目组工作,部分学生成为项目技术骨干;毕业生进入工作单位后,很少需要再培训即可参与工程项目的实施或参与项目研发,真正缩短了学生与用人单位的距离,减少了用人单位的二次培训成本。
8 结语
基于SE-CDIO模式下的实验教学在云南大学软件学院的实践表明,SE-CDIO工程教育模式符合中国的具体国情和软件工程人才培养的特点,它有效地解决了教育与产业脱节、理论与实践脱节等一系列问题;使学生的综合能力有了较大提升(尤其是动手能力);满足了用人单位对软件人才的需求,最终实现了学校、学生、用人单位都满意的局面。但是,SE-CDIO工程教育模式还需要更高层次的探索与实践。
【参考文献】
[1] 顾佩华,沈民奋,陆小华.重新认识工程教育[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9.
[2] 康全礼,陆小华,熊光晶.CDIO大纲与工程创新型人才培养[J].高等教育研究学报,2008,31(4):15-18.
[3] 李曼丽.用历史解读CDIO及其应用前景[J].清华大学教育研究,2008,29(5):78-87.